打工者和学生的思维不改变,很难成为顶尖的网赚高手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上的项目千千万万,可能随意的一篇文章、一条广告信息或者某个人的背后,就藏着一个完整的项目,更何况有下面这则找项目公式的加持,可以这么说,你想得到的任何项目,在网上都能找到。
如果再分析的粗略一点,只要是动了买卖的念头都算是卖点的话,真的是数之不尽,更何况引流的方法和平台也是多样化的,真心想找个什么项目来操作,还会觉得难找吗。
一点都不难找,要知道,互联网创业首要的技能就是信息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同行案例得出的数据足以了解到很多信息了。
那么,问题是还有人不停的在问,有没有什么项目可以做的?
如果,蛮夫回答他网上一大把的项目,他必然不会满意,还会觉得你是在敷衍他,拿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在糊弄他。
在他们看来,网络上面随便都能获取到的都是不值钱的,要不然谁会把它们放到网上呢,谁不是藏着掖着的了。
他们会觉得真正能赚钱的项目肯定是藏在别人拿来收费的课程或者资源里,这种想法说对也是,说不对也是。
说对的原因,别人收费的课程必然是有他自身的价值,或许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或许是自己找出来的资源渠道,在展示出来的时候做有偿收费也是情有可原,因为没有人真的做得到大公无私逼着让你发财。
说不对的原因最主要就一点:项目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你掏钱去买来课程,看中的或许只是别人成功的路径是比较明朗的,套上别人成功的模式,幻想着最终赚钱的喜悦也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种试错吧,究竟能不能如愿还是看自己。
有句话蛮夫特别的认同:买项目就是为了缓解焦虑,主题在上升一下就是买这个动作,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很愉悦身心的行为。
就拿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老婆或女朋友每天不逛下淘宝和闲鱼的,心里总会觉得缺少什么似的,也不管买回来之后就从来没去动过。
跟买项目一样的道理,先会花几天(或者一天)全部看完,就像拆礼品盒一样对里面藏着的内容特别好奇,不过也仅仅是好奇而已,在看完整套课程后,多数人是不会去照着执行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焦虑症已经被暂时治疗到位了,至于下一次什么时候会“复发”先不管,管不着,现在要爽了再说。
他们往往会发出“不过如此”的感叹,会觉得原来你们就是做这个项目的,然后在一些吹水的群里,碰到有人在聊某个项目的时候,必须出来冒个泡,谈一谈在课程里学到的新名词和爆料,并且乐此不疲。
我们不谈到底该不该买项目,毕竟同样一件物品在不同的人眼里价值是不一样的,硬要把某种观点强加上别人身上,是不太合适和理智的行为。
互联网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平时能在线下见到的现象在网络上也是不差的,自然的涉及到赚钱思维也大差不差,只是说跟地面上对比,网络上更只是具备了便捷性和更方便扩散。
基于这两点的特性,很多人就误认为做网络项目肯定都是低成本、空手套和一本万利,其实跟地面一样,该投资的一分也少不了,该玩坏的一个也逃不脱。
要说网络项目的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它的获客几乎不设限,当然也要结合具体的项目来看了。
有点说偏题了,再转回来聊下所接触到的几类人的特性。
1 学生心态,永远都是在学习而不实践
作为普通阶层的一员,想要打通上升渠道,学习当然是少不了的事,不仅仅是在学生时代的那种学习,反而是踏入社会后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吧。
蛮夫想说的是个人并不反对学习,特别是在互联网赚钱的道路上,在一些牛人面前放低姿态做个学生也是应该的,毕竟你是要来学习经验的。
但是,发现不少的新手朋友可能是对学习产生了误解,甚至做得有点过了。
他们的想法是,我是来学习的,你看我多努力,我是学生,先学起来再说,就像买项目一样,学习也是一种逃避焦虑的心态,你看现在的考研有多热,大部分想考研的本科生,不见得是对研究学术有多么热爱吧,难道不是为了延缓找工作的焦虑吗。
那么多的本科生在抢工作机会,要不再缓个几年,再做几年学生吧,或许多学点对将来有帮助。
或许蛮夫举的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是放眼看一下,在网络上游荡的这部分想要赚钱的人群,不就是一直在学习状态吗,学思维,学引流,学技巧,学混圈子,学写作,学…有点过了,就是没有把网络赚钱的核心本质学到,与意向买家链接,产品卖起来再说。
好比现实生活里,经常有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武艺没去展示,蛮夫想说的是,你有才、你武艺超绝,你先摆弄起来再说。
你学的这么多互联网赚钱做项目的知识,最终是要拿出来去用的,不是放在你身上修身养性用的,学以致用是老祖宗早就提出来的。
过分的学生心态是一种思维的误区,是为了缓解焦虑而产生的假象,是假勤奋,会上瘾,正确是做法是为人处事是学生,但做起项目来必须虎虎生风。
2 打工者心态,抽一鞭子挪一步
这一点蛮夫是深有体会,在毕业后的数年时间里,蛮夫一直从事的工作就是制造业产业链上的某个螺丝钉职位,加班加点必须是常态,甚至喘口气的时间都很少,感叹活得不如一条狗。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必然会导致大部分人的心态已经是疲劳至极,从他们每天的工作状态就能看得出来,应付式的工作态度,反正是为老板打工,做得好与坏无所谓了,到点下班,跑得比兔子还快。
在这种环境里面,谁要是干活主动认真,把工厂当做自己家的话,那就等着周围的人来奚落你吧,把你当做另类来看待,无论什么场合都要把你拿出来嘲笑一番。
这些经历蛮夫都曾有过,包括后来就算是能做到小领导岗位,说实话蛮夫是真的没有管理经验的,跟人精打交道会觉得特别累,这也是蛮夫决定永久脱离那个圈子的原因。
就算是到了现在,蛮夫还是觉得整天研究如何讨领导欢心、如何领悟厚黑学精髓之类的课程,真的是特别让人恶心。
有这精力,我去做点其他事不行吗,自己做项目赚钱不香吗。
其实打工心态跟学生心态最大的区别,就是表现在行动力上,因为总觉得是别人(老板)欠他的,就按照你的吩咐做好分内事就行,多走一步都嫌累。
但它们又是环环相扣的,处在“学生”状态时,不想做事做项目,不愿意立马行动起来;而到“打工”状态,又行动迟缓感觉被逼着走。
当然,上面列举的两种心态,就算是蛮夫自己也时常会在里面转不出来,但好在还能自己抽的出来,用到的方法也很简单,会每隔一段时间(或者每天)做一下批评与总结,特别是做自我批评。
不过蛮夫离每天被自己帅醒的目标差得远了,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选定一个对标牛人,持续的干下去就完了。
行了,最后也不做什么总结了,那些优秀的人,自己都会安排自己,无需多言;那些看不明白的人,再多逛逛也无关紧要。
作者:蛮夫 微信:manfu6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用户投稿及互联网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9lu.com/638.html
共有 0 条评论